月餅不再是“吃”那麼簡單
從今天開始,半月談持續推出30集理論宣講微視頻《理論達人講解70年》,力圖以通俗易懂的語言、圖文並茂的畫面、生動鮮活的故事展示好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、感天動地的輝煌成就、彌足珍貴的經驗啟示。
月餅不再是“吃”那麼簡單
這是一個1951年生產的月餅模具,經手工雕刻製作而成,凹槽中手工雕刻的花紋線條流暢,古樸典雅,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,不過模具上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正中的“抗美援朝”字樣和一顆大大的紅星,可謂頗具革命年代的氣息。我們不禁要問,在這樣的特殊年代生產的月餅會是什麼味道的呢?
中秋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。月餅則是每一代人中秋獨特的記憶和富有時代印象的符號,“年年歲歲花相似,歲歲年年味不同”。不管處於什麼年代,中秋節作為中國傳統的節日,家人團聚、賞月、吃月餅,永遠是中秋節永恆的主題。
月餅,對於孩子們,是一年一度的美食和難得的口福。對於年長的人們,是家庭團聚和親切和睦。而對於這個走過七十年曆程的國家來說,是生活方式滄海桑田般巨變的一個真實寫照。
20世紀50年代,物質匱乏,那個時候月餅的供應狀態可以說是一餅難求。在市面上買月餅非常非常難,不僅要用錢,還要用糧票、糕點票一起買,所以很多單位和家庭選擇自己做。製作工藝其實也非常簡單:蒸綠豆熟了碾成粉,擱點糖一拌,裹上麵粉放木頭模子裡一壓,一隻月餅就出來了。麵粉、油都是緊俏貨,做月餅捨不得放多,所以餅皮很薄,吃口較乾,有點硬邦邦。在中秋當日,餅少人多,一隻月餅要切很多塊,家裡面每人一塊分著吃且捨不得吃完。
70年代更容易從商店買到月餅,但也僅限於在中秋節才能到供銷社買到,供應量也不多需要排很長時間的隊。當時的月餅以五仁居多,裡麵包著瓜子仁、青紅絲、芝麻等,偶爾還能吃到大塊的冰糖。酥皮層層疊疊,輕薄鬆脆,一碰即落,入口即化。餡料也更加多變,豆沙、棗泥、冰糖玫瑰,品種多樣。
改革開放之後,社會發展是不斷的提速,所以不同人群對月餅的需求開始各不相同。比如說,從年齡上來看,老年人他就喜歡回歸傳統,在他們的眼裡頭,伍仁、芝麻餡的月餅最實在。但年輕人則不受老黃曆的束縛,他們追求時尚,追捧更多的新口味。同時,團聚已不限於在家中,為了歡聚中秋,出外旅遊、聚餐者甚多,一路觀賞一路品嚐,中秋節變得不止於吃月餅那麼簡單,有著更深的內涵,過得更加有滋有味。
新中國成立70週年,月餅變得種類更多多、質量更好,而且月餅不單單只是個節日食品,他更成為了一種文化的象徵。中秋節月餅的變化記錄了這個時代的變遷,蘊含了團圓和幸福,見證了我們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。也預示著我們越來越好的明天。